欢迎访问 湘潭技师学院 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搜索
搜索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
/
【党史铸魂】湖湘潮 百年颂 ① | 新民学会:“建党先声”显初心
搜索
确认
取消
资讯分类

【党史铸魂】湖湘潮 百年颂 ① | 新民学会:“建党先声”显初心

【概要描述】   新民学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作出了十分重要的理论贡献,被称为“建党先声”。 (△青年学子参观新民学会旧址。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100年的时光,淌过了潮宗街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也淌过了新民学会旧址的白墙青瓦。        岁末年初,阳光正好。长沙大学城的青年学子穿过绿荫如盖的新民路,走进窄窄的周家巷,抬头吟诵巷口牌楼上出自蔡畅的题词:“新民学会建党先声,毛蔡寄庐流芳千古。”        这里是新民学会旧址。当年蔡和森在长沙求学时,举家寓居于此,毛泽东、萧子升等同学经常横渡湘江,在这所“沩痴寄庐”聚会畅谈。他们不屑于谈论个人琐事,探讨的都是救国救民的道理,一群二十出头的青年,意气风发,酝酿成立革命社团。 (△新民学会旧址。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成立会就在蔡和森家的堂屋召开,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学会的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        学会会员渴望从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近40%的会员前往法国、新加坡等国勤工俭学,蔡和森等会员开始接触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等人则留在国内,响应五四运动,开展“驱张”运动和湖南人民自治运动,出版《湘江评论》等进步刊物。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革命的锤炼,毛泽东在1920年夏天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3月3日,驻衡"驱张"请愿团成员合影。长沙近现代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供图)          但在当时各种思潮激荡的背景下,学会会员之间也逐渐产生了分歧。在法国的蔡和森和萧子升就对“走什么样的道路”持不同意见,他们专门开会,又分别给毛泽东写信,阐述各自主张。1921年年初,毛泽东组织在国内的会员,召开了一次新年会议。        这次会议在位于长沙潮宗街的文化书社召开。会议持续了3天,重点讨论三个问题:新民学会以什么作共同目的?达到目的须采用什么方法?方法进行即刻如何着手?        关乎道路的选择,最终以“起立”的方式来表决。主张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新民学会共同目的的占了大多数,包括毛泽东、易礼容等12人。会议讨论决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的共同目的,以“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为达到共同目的的方法,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尽管不久后,新民学会完成历史使命,自然停止了活动。但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胡振荣认为新年会议具有重要意义——“把新民学会的大多数会员引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是质的飞跃。”        新民学会78名会员中,有一半左右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进步团体之一,新民学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了思想理论上的探寻和干部队伍上的准备,被誉为“建党先声”。        青年应该向何处去?这是二十世纪初的“后浪”们上下求索的问题。毛泽东、蔡和森等热血青年的探索和选择为这个问题写下了答案:只有把青春热血与家国命运融为一体,才能创造国家和个人更美好的未来。今日“后浪”当如是!        毛泽东和同学们的“穷游”        穷游是时下年轻人喜欢的时尚旅游方式。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期间,也曾邀请同学一道,数次“穷游”潇湘,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社会“无字之书”。这也是毛泽东日后注重调查研究的开端。        1917年暑期,在一师读书的毛泽东邀了在楚怡小学教书的学长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他们历时一个多月,行程900多公里,游历了5个县,做了贴近民生的社会考察。        后来毛泽东在接受斯诺采访时回忆:“一个名叫萧瑜(萧子升)的学生和我做伴,我们走过五个县,没有花一个铜板。农民们既给我们吃的,又给我们地方睡觉;所到之处,我们都受到很友善的欢迎和款待。”        1918年夏天,毛泽东、蔡和森从岳麓山下刘家台子出发,沿洞庭湖东南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期间全靠替人写横幅对联、信件,种菜弄庄稼换得食宿。实在没有地方睡,他们就露宿野外。他们经常和农民促膝交谈,了解民情,宣传新思想。        毛泽东和同学们的“穷游”,实际上是他们最早的社会调查。通过游学,了解了当下中国的民情习俗和社会状况,为他们日后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来源:新湖南)              

【党史铸魂】湖湘潮 百年颂 ① | 新民学会:“建党先声”显初心

【概要描述】   新民学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作出了十分重要的理论贡献,被称为“建党先声”。





(△青年学子参观新民学会旧址。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100年的时光,淌过了潮宗街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也淌过了新民学会旧址的白墙青瓦。

       岁末年初,阳光正好。长沙大学城的青年学子穿过绿荫如盖的新民路,走进窄窄的周家巷,抬头吟诵巷口牌楼上出自蔡畅的题词:“新民学会建党先声,毛蔡寄庐流芳千古。”

       这里是新民学会旧址。当年蔡和森在长沙求学时,举家寓居于此,毛泽东、萧子升等同学经常横渡湘江,在这所“沩痴寄庐”聚会畅谈。他们不屑于谈论个人琐事,探讨的都是救国救民的道理,一群二十出头的青年,意气风发,酝酿成立革命社团。



(△新民学会旧址。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成立会就在蔡和森家的堂屋召开,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学会的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

       学会会员渴望从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近40%的会员前往法国、新加坡等国勤工俭学,蔡和森等会员开始接触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等人则留在国内,响应五四运动,开展“驱张”运动和湖南人民自治运动,出版《湘江评论》等进步刊物。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革命的锤炼,毛泽东在1920年夏天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3月3日,驻衡"驱张"请愿团成员合影。长沙近现代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供图)

 

       但在当时各种思潮激荡的背景下,学会会员之间也逐渐产生了分歧。在法国的蔡和森和萧子升就对“走什么样的道路”持不同意见,他们专门开会,又分别给毛泽东写信,阐述各自主张。1921年年初,毛泽东组织在国内的会员,召开了一次新年会议。

       这次会议在位于长沙潮宗街的文化书社召开。会议持续了3天,重点讨论三个问题:新民学会以什么作共同目的?达到目的须采用什么方法?方法进行即刻如何着手?

       关乎道路的选择,最终以“起立”的方式来表决。主张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新民学会共同目的的占了大多数,包括毛泽东、易礼容等12人。会议讨论决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的共同目的,以“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为达到共同目的的方法,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尽管不久后,新民学会完成历史使命,自然停止了活动。但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胡振荣认为新年会议具有重要意义——“把新民学会的大多数会员引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是质的飞跃。”

       新民学会78名会员中,有一半左右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进步团体之一,新民学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了思想理论上的探寻和干部队伍上的准备,被誉为“建党先声”。



       青年应该向何处去?这是二十世纪初的“后浪”们上下求索的问题。毛泽东、蔡和森等热血青年的探索和选择为这个问题写下了答案:只有把青春热血与家国命运融为一体,才能创造国家和个人更美好的未来。今日“后浪”当如是!



       毛泽东和同学们的“穷游”

       穷游是时下年轻人喜欢的时尚旅游方式。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期间,也曾邀请同学一道,数次“穷游”潇湘,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社会“无字之书”。这也是毛泽东日后注重调查研究的开端。

       1917年暑期,在一师读书的毛泽东邀了在楚怡小学教书的学长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他们历时一个多月,行程900多公里,游历了5个县,做了贴近民生的社会考察。

       后来毛泽东在接受斯诺采访时回忆:“一个名叫萧瑜(萧子升)的学生和我做伴,我们走过五个县,没有花一个铜板。农民们既给我们吃的,又给我们地方睡觉;所到之处,我们都受到很友善的欢迎和款待。”

       1918年夏天,毛泽东、蔡和森从岳麓山下刘家台子出发,沿洞庭湖东南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期间全靠替人写横幅对联、信件,种菜弄庄稼换得食宿。实在没有地方睡,他们就露宿野外。他们经常和农民促膝交谈,了解民情,宣传新思想。

       毛泽东和同学们的“穷游”,实际上是他们最早的社会调查。通过游学,了解了当下中国的民情习俗和社会状况,为他们日后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来源:新湖南)

 

 

 

 

 

 

 

详情

   新民学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作出了十分重要的理论贡献,被称为“建党先声”。

(△青年学子参观新民学会旧址。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100年的时光,淌过了潮宗街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也淌过了新民学会旧址的白墙青瓦。

       岁末年初,阳光正好。长沙大学城的青年学子穿过绿荫如盖的新民路,走进窄窄的周家巷,抬头吟诵巷口牌楼上出自蔡畅的题词:“新民学会建党先声,毛蔡寄庐流芳千古。”

       这里是新民学会旧址。当年蔡和森在长沙求学时,举家寓居于此,毛泽东、萧子升等同学经常横渡湘江,在这所“沩痴寄庐”聚会畅谈。他们不屑于谈论个人琐事,探讨的都是救国救民的道理,一群二十出头的青年,意气风发,酝酿成立革命社团。

(△新民学会旧址。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成立会就在蔡和森家的堂屋召开,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学会的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

       学会会员渴望从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近40%的会员前往法国、新加坡等国勤工俭学,蔡和森等会员开始接触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等人则留在国内,响应五四运动,开展“驱张”运动和湖南人民自治运动,出版《湘江评论》等进步刊物。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革命的锤炼,毛泽东在1920年夏天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3月3日,驻衡"驱张"请愿团成员合影。长沙近现代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供图)

 

       但在当时各种思潮激荡的背景下,学会会员之间也逐渐产生了分歧。在法国的蔡和森和萧子升就对“走什么样的道路”持不同意见,他们专门开会,又分别给毛泽东写信,阐述各自主张。1921年年初,毛泽东组织在国内的会员,召开了一次新年会议。

       这次会议在位于长沙潮宗街的文化书社召开。会议持续了3天,重点讨论三个问题:新民学会以什么作共同目的?达到目的须采用什么方法?方法进行即刻如何着手?

       关乎道路的选择,最终以“起立”的方式来表决。主张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新民学会共同目的的占了大多数,包括毛泽东、易礼容等12人。会议讨论决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的共同目的,以“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为达到共同目的的方法,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尽管不久后,新民学会完成历史使命,自然停止了活动。但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胡振荣认为新年会议具有重要意义——“把新民学会的大多数会员引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是质的飞跃。”

       新民学会78名会员中,有一半左右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进步团体之一,新民学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了思想理论上的探寻和干部队伍上的准备,被誉为“建党先声”。

       青年应该向何处去?这是二十世纪初的“后浪”们上下求索的问题。毛泽东、蔡和森等热血青年的探索和选择为这个问题写下了答案:只有把青春热血与家国命运融为一体,才能创造国家和个人更美好的未来。今日“后浪”当如是!

       毛泽东和同学们的“穷游”

       穷游是时下年轻人喜欢的时尚旅游方式。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期间,也曾邀请同学一道,数次“穷游”潇湘,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社会“无字之书”。这也是毛泽东日后注重调查研究的开端。

       1917年暑期,在一师读书的毛泽东邀了在楚怡小学教书的学长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他们历时一个多月,行程900多公里,游历了5个县,做了贴近民生的社会考察。

       后来毛泽东在接受斯诺采访时回忆:“一个名叫萧瑜(萧子升)的学生和我做伴,我们走过五个县,没有花一个铜板。农民们既给我们吃的,又给我们地方睡觉;所到之处,我们都受到很友善的欢迎和款待。”

       1918年夏天,毛泽东、蔡和森从岳麓山下刘家台子出发,沿洞庭湖东南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期间全靠替人写横幅对联、信件,种菜弄庄稼换得食宿。实在没有地方睡,他们就露宿野外。他们经常和农民促膝交谈,了解民情,宣传新思想。

       毛泽东和同学们的“穷游”,实际上是他们最早的社会调查。通过游学,了解了当下中国的民情习俗和社会状况,为他们日后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来源:新湖南)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底部导航

发布时间:2019-10-22 00:00:00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底部联系方式

发布时间:2019-10-22 00:00:00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高岭路7号
邮编:411100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   湘潭技师学院 版权所有
教育信息服务前置审核号:湘教QS5_2012_000007   |   湘ICP备13000783号-1   |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

底部二维码

发布时间:2019-10-22 00:00:00